会员动态
苏州软件园 完善软件人才培训体系 筑牢软件人才
发布时间:2016-12-01
苏州软件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培训中心”)是由苏州国际科技园大力实施人才提升工程,以培养中高级软件开发人才、电子商务人才、动漫人才和服务外包人才为目标成立的软件园培训中心。培训中心充分发挥国际科技园软件产业基地和软件园的优势,以“人才资源第一资源、新兴产业第一方略、科技创新第一动力”为理念,坚持“以人才引领创新型经济和服务型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紧密围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育,通过抓建设、抓实施、抓机制、抓服务,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培训中心已被认定为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并成为江苏省第一批认定通过的“江苏省软件产业人才培训基地”。
一、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提供软件人才培育沃土
苏州国际科技园不断提升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与产业发展环境,通过完善服务,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园区企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规模稳步增长,软件技术服务增长强势,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产业,数字内容、物联网、手机应用、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发展势头良好,培育了一批有实力和影响力的行业领先企业。
苏州国际科技园坚持以独特的企业保姆式的客户经理制度,整合资源为企业提供一对一上门服务、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企业人才争取政府资助;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能力、产业能力、市场能力、服务能力融合为主要手段,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也为软件人才的落地扎根培育肥沃土壤。
二、完善人才扶持机制,确保各项人才政策落到实处
苏州国际科技园落实各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相关政策,完善人才扶持机制,吃透用好人才政策,分层次为软件领军人才、创新人才和紧缺人才提供各类政策咨询辅导和培育服务。
突出园区“金鸡湖双百”的品牌,以国家“千人计划”、江苏省双创、姑苏领军人才为抓手,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尤其是海外高端领军人才带项目来园区创新创业。通过落实人才补贴、薪酬补贴、紧缺高层次人才安家补贴、购房补贴、高层次人才体检补贴、重点高校学生企业实习补贴等政策,为软件人才发展提供资金保障。通过高技能人才竞赛鼓励和提高软件技术开发创新能力与水平。通过猎头补贴为软件企业招聘高端软件人才提供支持。2013年苏州国际科技园共新增各类领军人才73人,并落实了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以及落实上述各项补贴171余人次。
三、软件人才服务内容多样化,学术交流氛围浓
(一)牵头成立苏州工业园区软件行业协会,加强行业交流
由苏州国际科技园牵头成立的苏州工业园区软件行业协会,通过开展信息交流、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商务拓展、教育培训以及增值服务等多项业务,为协会会员提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人才的培训和交流服务。2013年软件行业协会举办各类活动31场,包括行业前瞻沙龙、科技项目申报成长营活动,企业家论坛等。
(二)积极探索和实践软件人才服务新体系
苏州国际科技园积极探索和实践“人才、项目、金融”三结合的人才工作新体系。该体系旨在强化软件人才工作与科技金融工作相融合,以金融推动项目,以项目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2013年共举办七场融资直通车活动培训和一期路演活动。
(三)积极为软件领军人才做好政策、培训、交流服务
全年辅导申报“万人计划”、“千人计划”、省双创、姑苏人才、园区领军等政策10余次。并开展菜单式专题讲座及领军人才俱乐部系列活动等。2013年苏州国际科技园新增“千人计划”2名,累计17人;江苏省双创新增2人,累计30人。
(四)组织企业参展参会,开拓市场
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有权威性的软件产业博览会、行业论坛,为企业的市场开拓提供通道,加强软件企业和人才的对外交流活动。2013年组织参加香港电子展、北京软博会、苏州网络文化节大连软交会、南京软博会、光纤通信报告会、广州留学人员交流会等各类展会。
(五)“国际精英创业周”工作成效显著
结合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领军人才创业工程的评选,邀请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90名嘉宾参会,15个项目签约,36个项目达成明确意向。
(六)进一步加大领军人才品牌宣传
2013年发行苏州国技科技园内刊《走进科技园》杂志12期,宣传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高层次领军企业与领军人才22家(位)。举办4次软件行业领军人才企业新品发布会,为软件人才和企业品牌提升以及产品市场营销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因需定制教材,完善人才培训体系
培训中心充分发挥人才培训载体作用,拥有优秀的硬件环境,并通过引进和自主研发,自主出版发行17本原创教材,获得了4项软件著作权、1项软件产品,形成了以工作室为核心的实训体系、定向培训、大学生实训、联合学位教育、企业内训等特色培养模式。
培训内容涉及众多软件技术领域,从Java、.Net、C/C++平台语言应用到离岸外包软件开发及网络游戏开发培训,从Linux/Unix底层操作系统使用到Oracle大型数据库专业培训,并新开发ndroid、云计算课程体系,以适应新兴软件领域的人才需求。
在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国高新区协会软件园分会支持下,2011年成立了火炬人才服务联盟。联盟融合了全国41家软件基地、软件企业、培训机构和高校资源,开展协同合作、资源共享、教材研发、成果转化、培训管理及企业服务等工作,形成了庞大的服务资源体系,使业务内容逐渐由单一培训服务向软件开发、企业服务、渠道供应等过渡。
成立八年来培训人数超过2万人。与苏州大学、中北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黄淮学院、焦作大学、南昌大学、南昌航空等全国30多所院校建立了联合学位教育和课程嵌入式教学,学员就业率超过80%。
五、建立人才服务窗口,为人才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
苏州国际科技园在综合服务中心特设人才窗口,专为人才提供各类咨询和业务受理服务。内容涉及人才服务、人才政策解析与导读、人才业务受理等。2013年共引入薪酬补贴兑现、信誉单位等8项上级下放业务,服务1370家企业。同时窗口还承担园区科技企业HR俱乐部组织,年度举办活动4次,培训、联谊、招聘等形式深受园区各企业HR好评,年内新增成员20%。
六、软件人才培训未来发展设想
(一)继续推进软件人才管理建设
在服务建设、机制运行、政策落实、资金投入、环境营造和工作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通过优先和特殊的举措,逐步实现软件人才队伍量质并重、人才结构地域产业特色明显、人才使用效率明显提升、以软件人才发展引领软件产业的转型跨越发展。
(二)积极探索和创新人才评价机制
根据科技园产业导向和人才需求,探索创业人才和创新人才的积分评价指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绩效评估办法,优化人才竞争市场,改善现有的单向人才引进现状,构建出“能进能出”、具有市场导向性和竞争意识的人才评价机制。
(三)持续改进和优化人才软环境体系
以国内外先进地区为参照,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分析和研究影响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政策、服务、综合配套等各项软环境指标和细分因子,对人才软环境进行系统改进和优化,不断提升科技园人才吸引力和人才满意度。
(四)不断加强和完善软件培训体系
以现有培训体系为基础,进一步发挥企业作为培训主体的实际作用;进一步完善基于软件行业职业资格、执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为基础的职业培训评价体系,特别是进一步完善现有软件人才评优体系;进一步拓展现有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特别是推动科技园内优秀企业和大专院校在职业培训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推动培训的信息化建设,打造可持续化的学习平台,促进培训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
